• logo

    logo

心理治療服務

  • eft

    eft

  • playtherapy

    playtherapy

  • SUCCESSBanner

    SUCCESSBanner

  • psychotherapy

    psychotherapy

  • arttherapy

    arttherapy

專業課程

  • MARI practitioner certification course

    MARI practitioner certification course

  • PTPBanner

    PTPBanner

  • zentanglebanner

    zentanglebanner

  • Art in assessment and therapy

    Art in assessment and therapy

  • MBTIBanner

    MBTIBanner

機構專業培訓服務

  • school service

    school service

  • cooperate training

    cooperate training

  • cooperate training

    cooperate training

  • cooperate training

    cooperate training

  • cooperate training

    cooperate training

網上增值課程/網上商店

  • online

    online

  • banner

    banner

  • parenting tool and board game

    parenting tool and board game

  • parenting tool and board game

    parenting tool and board game

  • PositiveCourageChildrenBanner

    PositiveCourageChildrenBanner

死亡是生命教育中重要的一課,但對年幼的孩子來說,他們未必能理解得到,甚至會有一連串的疑問及情緒。心理學家 臨床心理治療師 李偉堂博士 Ernest 在新一期"兒童心理成長"文章中,提供 家長小貼士,讓家長們可以與孩子一同坦誠面對親友人的死亡,透過把感受畫出來,呈現各種抽象的想法與情感。

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階段,但對於年幼孩子來說,他們未必能理解得到,父母們面對這問題也難以和他們解釋,令孩子明白。父母最重要是坦誠,同時要小心用詞,避免令他們混淆,同時給予他們時間,讓孩子慢慢消化。

人生必經階段

隨著親人的年紀增長,生老病死,是人生必經的階段。在親人離世,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是一件很難去理解的事。他們或會以為親人只是暫時離開,一會便會回來;或是親人只是太累睡著了,明天便會起床。因此,當孩子面對親人離世,怎樣向他們解釋這情況,讓孩子明白死亡是既敏感又重要的事情。

「他去了哪裏?」

當死亡出現在一個家庭裏,孩子一連串的問題便會出現:「點解他會死?他現在在哪裏?我可以打電話給他嗎?他甚麼時侯回來?他以後不回來了嗎?」要直接回答這些問題其實不難,但要能夠清晰、開明與坦誠的令他明白與安心,這便不是容易的事, 尤其他們年幼,他們從來沒有去想過甚麼是死亡,對死亡一點概 念也沒有。

「你會死嗎?」

如前所講,生老病死,死亡是生命旅程的其中一個環節,同樣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一課,這或許是一個合適的時機為孩子上一堂生命教育。由於年幼的孩子對理解抽象概念的能力仍未發展,他們會以字面的意思去思考,在講解死亡時的用語尤為重要。 常見的有些人會用「睡着了」或是「不再見了」等短句來向孩子 説明死亡,但要小心運用,若幼兒把這短句與日常生活的經,驗混淆起來,他們會有機會害怕睡眠或説再見。甚至若孩子對死亡一知半解,他們會出現莫名的擔心一「你會否也會死?」、「誰照顧我?」、「我不要你死。」

「死了便以後見不到?」

由於年幼的孩子難以理解抽象的時間概念,例如「明天」或「以後」,因為你會發現,年幼的孩子經常活在當下,對過去、未來的時間感仍有待發展,所以日常生活中,例如,他下星期日去公園玩,他有時會説成明天去公園玩。就因為這樣,他們更難去理解死亡為甚麼是永久的、是不能逆轉的。

家長小貼士

  • 開明的訴說:孩子越是一知半解,他們便會越憂慮,當向孩子解釋親人的死亡,可以吿訴他們,死亡是身體停止了運作(例如:他不能活動、吃東西、説話、呼吸、感到痛楚),他不會再起來,身體不能再用了。

 

  • 給予理由:解釋親人死亡的原因,讓孩子明白這是他身體停止 運作的原因。

 

  • 連擊到日常生活中:當向孩子解釋死亡時,可以連繫到孩子已知的生活經驗上,例如:植物的枯萎,讓孩子明白死亡的終點。如果家庭是有宗教信仰,亦可用信仰的方式解釋孩子明白。

 

  • 把感受畫出來:年幼孩子較自我中心,容易把自己放到故事的中心,因此他或會把死亡的原因連繫到自己身上,例如:孩子可能會想:「他死了,可能是我不聽話激怒了他……….」透過畫畫孩子會把這些想法呈現出來,以便更好的理解他的想法與感受。

給予時間

無論如何,給予時間,孩子或會圍繞這個話題數個月,不要催促他去忘記或過度。有些時候,孩子需要一些有形的儀式,例如:翻看家庭照片、製作紀念品,這有助孩子抒發 內心的哀傷之情。